English

          
          
活动邀请
当前位置:
WOOP思维方式在需求预测纠偏流程中的应用
来源:原创 | 作者:许栩 | 发布时间: 2256天前 | 8601 次浏览 | 分享到:
WOOP思维方式面对的是愿景或目标实现的管理,而需求预测纠偏流程面对的是需求及需求预测的管理,两者似乎完全不同,但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WOOP的四步,正是需求预测纠偏的流程。

需求预测纠偏,是指我们做出需求预测后,对需求实际进行持续跟踪,当实际需求发生与我们的预测有偏离时,我们能够即时的发现,并进行即时的调整。需求预测纠偏,是一个动作,是一个过程,也是一项管理,更是一种作业流程,是整个预测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WOOP思维方式,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厄廷根教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思维理论。即W(愿望,Wish→O(结果,Outcome→O(障碍,Obstacle→P(计划,Plan)。

WOOP思维方式面对的是愿景或目标实现的管理,而需求预测纠偏流程面对的是需求及需求预测的管理,两者似乎完全不同,为什么要把它们拿一起说呢?

因为,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WOOP的四步,正是需求预测纠偏的流程。

 

WOOP思维方式的四步如下。

Wwish愿望。寻找一个你内心的愿望,设定一件你最想完成的事情。

OOutcome结果。如果达成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尽情畅想梦想成真的喜悦。

OObstacle障碍。思考在现实目标过程中,你最担心发生的障碍。

PPlan计划。在脑子里预演最好和最坏情况,找到一个平衡点,制定计划。

 

需求预测纠偏的常规流程如下。

1、确定需求预测。(可采取各种方法或工具,比如S&OP等。)

2、跟踪实际需求。也就是跟踪需求预测的结果,阶段结果或过程性结果。

3、发现偏差。即发现实际需求偏离需求预测的情况,并进行原因查找与分析。

4、调整偏差。即根据偏差的原因进行预测的调整。

 

你看,这WOOP思维方式和需求预测纠偏流程是不是非常相似或类同?WOOP思维方式完全可以适用到需求预测纠偏流程。

下面,我就详细介绍,WOOP思维方式如何在需求预测纠偏中应用。

 

一、采取合适可执行的方法确定需求预测。

WOOP思维方式的第一步,Wish,确定愿望。

特别需要注意,WOOP第一步是寻找一个你最想实现的愿望。同时有多个愿望怎么,那先找最重要的一个,进行WOOP。最重要的WOOP完了,再进行次重要的。

也就是说,每次WOOP只针对一个愿望。

这在需求预测中特别有用,即:只有一个预测!

需求管理中,我们做产销协同,做S&OP,做供需平衡,都是为了达成共识,做出一个统一的预测。这样,针对需求,才有共同的方向和参考,才可能共同去协作,去平衡。

不管是产销协同,还是S&OP,需求管理做出“一个预测”的常规流程如下。

1、需求计划人员整理、清洗、分析数据,采用合适的需求预测模型,做出基准预测。

2、提交预测至销售、产品等相关产生需求或影响需求的部门,提请分析、判断和调整建议,再返回需求计划人员整理,修正预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两个以上的来回,直至达成共识。

3、组织需求分析会议,确认“一个预测

4、进行供应及产能能力分析,调整预测。

5、供应会议,进行供需平衡与确认。

6、制订需求计划。

 

二、跟踪实际需求走向,记录与测算需求预测过程中的结果。

WOOP思维方式的第二步,Outcome确定结果,如果这个愿望实现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并对结果进行评价与评分。

WOOP思维方式的第二步关键是,对结果进行评判,进行量化式评判,比如打分。

需求预测纠偏流程第二步,跟踪需求预测的结果,也需要如此。

即,我们不仅要记录实际需求的发生情况,还要对这些过程中的结果进行计算,进行量化,以便分析与比较。

对需求预测过程中的结果的计算和量化,一般采用以下两个指标和一个判定。

1、第一个指标,百分误差(PE。我们的需求预测是一个时间段的,这个时间段可以分阶段。比如我们做月预测,可以将月预测细分为四个周的预测,可以采取平均分配,也可以采用加权分配。这样,我们可以跟踪每个周的每个需求的百分误差,反馈这个需求的这个阶段的预测准确率和偏离方向。

2、第二个指标,变异系数(C.V。变异系数是衡量需求稳定性的指标。计算这个指标除这个阶段的数据外,还需要加入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以这个阶段的数据推算整个预测期的数据参与分析)。如果加入本期数据后,变异系数变化较大,需要特别引起关注。

3、一个判定,有没有突然的变化。需求有没有突然的波动,比如急剧的拉升或突然下滑。

 

三、发现偏差,分析偏差。

WOOP思维方式的第三步,Obstacle,设想可能遇到的障碍。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最关键的障碍是什么?最本质的障碍是什么?

WOOP有一点说明,在思索障碍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在外部寻找,把罪名扣在他们自认为妨碍了他们的外部条件或外部人的头上,而事实上,障碍更多的时候来自内部。WOOP还说明,如果你发现障碍过多或者这个障碍对于你目前的条件来说过大,可能你就需要降低你的愿望,或者延长愿望的达成期限。

需求预测纠偏流程,在我们跟踪实际需求并采用两个指标和一个判定量化后,我们需要去发现偏差,分析偏差。

在这阶段,WOOP思维方式第三步,给我三点启发。

1、最大的障碍、最关键的障碍、最本质的障碍。即我们要发现的是最大最关键的偏差,在对偏差进行分析时,我们要找到最本质的原因,一些无关紧要或影响不大的偏差与原因,就不要浪费我们的资源去进行处理。因为,按8020法则,我们解决了最大最关键的偏差,我们的需求管理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2、不要把罪名扣给别人,归于外部。这点在需求预测纠偏中非常普遍,因为有很好的借口,市场在变化!事实上,真的都是市场的原因吗?当然不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源自我们自己,比如供应不足,比如无规划的促销,等等。

3、如果障碍过多,代表愿望本身有问题。需求预测纠偏也一样,如果实际需求发现偏离后,分析原因时,发现有各种没考虑到的因素,这时,我们需要从头反思我们的预测。

 

四、根据偏差的最关键最本质的原因,调整偏差。

WOOP思维方式的第四步,Plan,要克服第三步的那些障碍,怎么做?

WOOP指出,制定“如果……,那么……”的计划,是克服这些障碍较有效的办法。比如,如果某种障碍出现,我就采取XXX行动去克服它或避免它。

需求预测纠偏流程最后一步是纠正偏差。WOOP思维方式的第四步,同样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1、针对性。即WOOP指出的“如果……,那么……”。我们纠正偏差,需要根据偏差的原因去进行,而不是重做预测,更不是拍脑袋。也就是说,我们纠偏,要有针对性,同时,必须是要有依据的,必须是要有数据支持的。

2、克服或避免。并不是所有的困难我们都需要克服它,我们还可以躲开它,避免它。需求预测纠偏也一样,不是只要出现偏差我们就调整预测,有时,我们可以完全不进行调整,保持原有的预测。比如,我们分析,某款产品在预测周期的一个阶段,突然激增很多倍,经分析发现,原来是一个大客户的一个偶然行为,这种情况几年也碰不上一次,这时,我们自然不需要调整预测。

 

当然,需求预测纠偏涉及到的方面很多,WOOP思维方式也是一个较深的课题,我一篇短文很难去深入,我希望我提供的这个思路,能够帮助我们需求计划的伙伴。

最后,再说明一下,需求预测纠偏是一个流程,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确定预测、跟踪实际、发现偏差、纠正偏差,不断循环,不断提高我们的需求预测准确率,不断提升我们的需求预测管理水平。

          
       
电话:021-54281551
          
       
微信:China-SCOM
          
       
邮箱:info@scom.org
          
       

QQ:317549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