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基于平台战略的供应链结构优化研究
来源: | 作者:段沛佑 | 发布时间: 2397天前 | 8223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来,平台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在重构企业的竞争模式的同时还在全球商业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平台战略商业模式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的竞争模式、盈利模式、市场结构,同时也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遇和改变机会。互联网的虚拟连接性可以让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同步协同,从而有效的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和管理效率,让供应链管理更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规律特点。因此,基于平台战略管理环境下的供应链组织结构形式和运行效率的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一、供应链的结构优化的基本概念及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和物流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供应链的发展日益复杂,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的结构从而取得核心的竞争力。供应链结构优化需要重新评价企业原有供应链结构,发现原有供应链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和改进措施,然后评价重构的供应链,逐步建立基于时间、成本、客户体验的供应链优化体系,总之,科学合理的供应链结构优化,能够科学反应供应链实际运营状况,为供应链体系优化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供应链结构优化按照程度不同可分为三层:战略层战术层经营层。从战略层面看,供应链结构优化主要从供应链整体战略、伙伴的关系定位以及合作模式、供应链网络优化、供应链优化变革步骤等几个方面实施。从运作层面上,供应链结构优化主要从供应链网络构建、消费需求分析、网络的转化成本等几个方面优化。从经营层面上,主要关注供应链优化模型的选择、优化工具的应用、信息系统的选择等几个方面实施。

因为在实际供应链结构优化决策中,不可能仅仅根据一种情况做出决策,往往是在多种优化方案综合权衡对比之下做出决策,最终的供应链结构优化决策是决策者在综合比较各种方案的基础上制定的。

 

  二、平台战略模式概述及其构成特征

平台战略模式是指连接两个以上群体,通过重构原有的供应链结构,不断有效激励多群体之间互动,最终构建成相对完善、潜能巨大“平台生态圈”,核心是通过网络效应递增产生价值并增值。平台网络效应也称网络外部性是指产品价值因用户数量增加而不断增加根据以色列经济学家奥兹·夏伊(Oz Shy)在《网络产业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Network Industries)中提出的定义,当一种产品或服务对用户的核心价值随着其它众多用户接受相同的产品或者服务不断增加而增大时,就呈现网络外部性的特征 平台战略模式与传统经营模式重要区别在于平台模式是为供需双方搭建平台增值盈利而不是生产或销售产品盈利

2.1信息聚集共享与对称交互是形成平台战略的核心基础。

    平台战略的核心基础是市场需求为核心,建立供应链上的去中间化、去中心化、去边界化对称性信息交互沟通结构虽然截止目前,平台战略模式还未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支撑体系,但现有的理论研究都认为平台战略核心基础是信息传递对称与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产品存在着交互和互联的内在需要,需要可实现的程度与网络的边际规模存在正向关系,用户少、未达到边际规模的网络价值相对较低,少量分散的用户需要承担较高的成本信息分享和交互的频率不高。随着不断增加用户数量,网络自身产生规模边际效应单一个体用户承担的成本有效下降,整体用户都可以在网络规模增长带来的整体价值里面获得增值价值网络的整体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由于网络资产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网络资产具有复制性、移植性、通用性,可以应用到企业的多个业务方面,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获得品牌价值客户关系用户忠诚、企业信誉等资产提升,也可以带动企业商业模式、运营模式、技术升级、知识管理等颠覆式发展,能够给多种业务赋予创新价值,同时由于行业协同供应链上各市场主体信息沟通的内在结构化,从而降低交易费用,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

平台战略模式传统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搭建交互平台而不是单纯生产产品平台战略可以使供应链上下游各方实现共利共赢,有效避免零和博弈。

2.2行业协同带动供应链重构是形成平台战略的重要前提。

供应链协同是建立在信息共享基础将整个供应链中具有产业关系的企业主体用网络链接组成协同网络结构。平台通过采集、分析、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数据将数据挖掘应用实现商务智能来支持供应链合作,通过数据带动协同管理促进用户体验和用户满意度,有效改善供应链管理效率和运行结构,行业协同供应改变现有企业生产管理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条件,使供应链整体流程更加顺畅、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供应链整体价值得到有效提升。

行业协同驱动的供应链重构作为先进的优化方法,核心在于通过有效降低各种交易费用(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等)来改变供应链结构、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供应链运行绩效通过组织结构优化、重新合理配置资源,成为平台战略模式形成的重要前提。

2.3公信机制设计和建设推广是平台战略持续发展核心价值

公信机制供应链中各个企业面对交互交往、利益交换时间差序所体现出的公平、正义、责任、效率、人道、民主的信任。平台战略公信机制是指平台自身通过赢得公众信任而带来的社会价值。平台公信机制建设受到平台的自身资质、交易双方市场地位是否对等、平台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资金管控与管理风险控制安全法律风险诸多问题影响,因此平台战略模式中公信机制的设计、建设和推广对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平台公信机制建设中公信主体是平台自身,客体是平台内各个参与企业,根据平台交易交互需求、特点和趋势来提高平台自身公信机制水平,是平台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核心价值 
  平台公信机制建设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行业环境、潜在用户及竞争者变化而采取相关应对策略平台的公信机制是建立在用户体验和价值认定的基础上只有当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并信任平台时,才会不断增加平台的价值并增值同时会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使用平台,不断的提高平台的用户规模和用户体验

从网络外部性和平台的发展路径来看,平台战略的主体只有取得相关企业的信任,才能不断地增加用户数量和扩大规模,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平台作为公平、公正、公信服务机构,取信于参与的多边企业将成为平台战略存在与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

    2.4价值公允估值和价值重新分配是维护平台战略的重要方法

从目前市场看,并非所有平台企业从“共赢”和“创造价值”这两个方面来架构商业模式和配置资源,“利他”基因在目前平台型企业里非常少见。平台战略作为创新的商业模式导致其公允价值评估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需要采用特殊的行业评价基准,因为平台的边际规模和成本的非线性特征,即边际收入不会有巨大的波动,但是随着用户的增长,边际成本有巨大的下降。采用行业评价基准便于了解平台企业在行业内所处的地位和竞争力从整个行业价值链的角度评估平台的公允价值包括平台对上下游资源的整合能力、行业的特殊评价基准、平台在行业中的垄断能力、平台上下游价格传导能力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行业平台在爆发或者进入行业拐点的时候,其评价基准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而如果采用旧的行业评价基准来评价企业公允价值,可能会发生较大偏差。

价值重新分配是指平台通过创造资源配置资源、分配资源、优化资源实现价值的重新分配。由于管理理念转变电子商务影响很多的一体化供应链链被分散解构到不同的企业手中,平台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单一、具体业务的供应链剥离同质化职能,多条供应链上的共性部分可以实现资源重新的组合配置。虽然供应链的某个环节或职能是否能够从供应链上剥离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平台模式下,剥离之后的环节或职能通常具有更高的效率或更好的价值表现,这是基于平台战略带来的规模效应、协同效应等供应链增值产生的,当参与企业在平台生态体系中获得价值重构后获得比任何一个竞争对手都具有突出的优势的时候,参与企业所拥有的这个环节和职能成为平台生态体系中不可替代的资源,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战略价值也得到了增强和有效支撑

三、传统供应链结构的基本构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供应链组织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多层次多职能的层级管理制度,这种组织适合于稳定的经营环境、以产品为导向大规模的生产方式,在当今市场需求突变、经营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则显然不适应。在平台战略概念提出后,也发现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和运行管现在实施的过程中显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在传统的价值链垂直整合的模式下,一个企业的生产、销售能力再优秀,也只能提供有限的产品。但是在平台模式下,通过调动平台上具有生产、销售、服务能力的各个资源方的积极性,参与的供需双方带来循环促进上升的网络效应,形成跨边界的整体价值增值效应。

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的主要内容就是业务流程上的有效再造与科学设计,这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技术的不断提升,供应链结构的系统化和标准化将会得到极大的推进,这些都有助于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决策者意识供应链结构优化重要意义和紧迫性不同行业、不同公司可能会需要不同类型的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想要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考虑如何不断调整优化适合自己企业需要的供应链结构。供应链结构优化就是以如何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要为重点,强调更加紧密的客户关系和客户体验,核心目标是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在平衡成本和服务的前提下对供应链考进行及时灵敏、科学的调整优化,供应链结构优化通过在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上对整个流程的优化使相关产品和相关服务正确的数量、良好的品质在正确的时间地点、较低的成本传递给用户。

目前,传统的供应链结构也面临着下面的一些主要问题:

首先,传统企业的供应链结构基本都承受传统的“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影响,在平台战略的条件下作用于供应链结构上的动态因素将会有所增加“需求放大效应”导致供应链机构面临着高风险主要是因为信息流逆着供应链从客户到供应商的,由于中间各个环节的不稳定、扭曲,会导致到达供应商的市场需求信息的波动变大,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加重供应商的供应和库存风险,甚至造成生产计划重新调整和排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企业的营销渠道逐步演变成线下、线上双重渠道,线下线上之间面临着融合或迭加出新的营销渠道,这给管理预测和管理计划的实施带来了挑战大大增加了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复杂程度。

其次,很多传统企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落后,对信息与数据的存储很不规范。平台战略模式也经常会在此方面遇到障碍,制约企业间的信息交互效率和成本,缺乏适应信息广泛流动、分享、使用的信息管理,大部分企业的信息管理基本上是围绕封闭的信息系统建立的信息孤岛,这成为推进平台战略的很大障碍。

再次,传统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伙伴关系随着成员间的合作程度加深以及利益相关性的加强,成员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会逐渐突出出来供应链管理不由单条的供应链管理逐步变成面对整个产业上下游供应链成员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与协调。

平台战略条件下的供应链结构已经不同于传统的供应链结构,它跨越了单个企业和单个行业的管理界限,从生态平台化全局和整体生态体系的角度考虑相关企业的相对关系,使供应链结构优化从一种管理运作工具提升为系统管理体系和创新的商业模式。

四、传统供应链结构优化发展主要路径分析

传统企业进行供应链结构化优化后可以往平台战略方向发展,发展的基本路径概括为:战略突破-企业内部流程优化供应链结构整体优化-积累虚拟资产-扩张边际增值业务-形成创新平台框架-增强平台整体价值这样一个过程,界级的优秀企业都善于实施平台战略形成竞争优势。所以形成一个成功的平台,实际上就是获得了一种杠杆力量。通过这种杠杆力量的赋能,可以比其他运营方式以低的多的边际成本或者高的多的边际价值形成一种新的业务。所以企业要利用平台武器参与竞争,特别小企业要取代大企业成为新的产业领袖,就必须能够洞悉产业内外部的环境变化引起的产业链结构的变化,注意产业重心的移动方向,未雨绸缪,抢先卡位,投入资源促进平台的形成,以新的平台对垒旧的平台,形成有效迭代,往往可以收到以弱胜强的神奇功效。

但是,在产业链结构上,不同行业的平台战略和选择驻扎的位置选择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在产业链上的位置不同,所形成的平台结构也会有很大差异,主要有下面几个类型:

    1基于产品创新的技术平台

    是指平台企业拥有产品研发优势、管理优势,通过控制产品标准、产品品牌核心技术而形成的平台,是一种放射型结构,平台企业围绕核心技术开发相关产品平台来自于对多种业务价值链共同部分的整合优化,借助这个层次的平台,企业可以对上下游企业拥有一定的讨价还价能力,并且可以利用所积累的虚拟资产低成本水平扩张,包容进来更多的相关业务。从企业的经营重心看,在技术平台阶段的时候,企业经营的重点是做好自己在产业链中所经营的环节,竞争的对象主要是和自己处于同样环节的竞争对手。

2基于服务价值的运营平台

是指平台企业对产业体系的管理,运营效率产业秩序维护有一定控制能力,是一种通道型结构,可以让多种产品通过这个平台以最高的效率传递到下一级,并且具有一定的支配能力。这种支配性体现和产业上下游企业关系上,当平台企业拥有了对上下游企业拥有了支配能力,也就具有了分配产业收益的权利,把整个产业的利润增值最大限度的吸引到自己手里同时也避免冒出来的竞争者挑战自己的地位。平台企业则必须站在整个产业发展的高度,使整个体系维持健康良性的发展,在和其他体系的发展对抗中保持优势。

3、基于需求导向的客户平台

平台企业围绕客户需求而形成的平台,是一种交互时结构,平台成功运行的关键是如何吸引用户乐意使用这个平台,并以客户资源聚合上游资源进入,形成良性循环。对客户起到了引领作用,平台企业不但对现在的产业体系拥有支配地位,而且在对未来的产业发展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在将来的产业体系中拥有支配地位。所以基于需求导向的平台企业需要实施品牌战略,在市场保持自己的品牌优势,同时又要实施平衡战略,避免某个参与企业的突出性,要采取积极措施,使得平台价值最大化,增强平台的竞争力而且要谋求保住自己在平台中的地位和领导权

    平台的构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伸和扩展,核心竞争力本身并不代表竞争优势,但平台可以是核心竞争力的外化和落实,包括研发能力、品牌战略、平衡管理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形成的综合平台,才使得平台具有持续的竞争力。

、基于平台战略的供应链结构优化的主要对策和方法

   5.1转变竞争方式,选择构建多维度平台战略。

平台战略地位将会逐步提升,以平台战略作为首要战略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平台战略链提供支持商业模式创新落地的核心能力。企业级供应链演变趋势是从产品竞争-企业竞争-供应链竞争-平台竞争,平台之间的竞争,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链上下游不同环节之间平台的竞争的垂直平台竞争。二是价值链同一环节不同平台之间的竞争的水平平台竞争。由于供应链不同环节在产业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使得不同环节在供应链上所拥有的地位也会产生差异。 随着产业成熟度的变化,产业的驱动力量也会在供应链上发生移动,核心竞争力发生变化的时候,适合的平台位置就会从上游向下游转移,这个时候也是平台迭代的有利时机。当产业的核心竞争要素发生转移的时候,积极调整企业的经营重心匹配产业的发展,单纯利用平台优势和领导权优势榨取垄断利润的企业注定要被产业的新生力量所超越。台的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着市场的不断分化组合,行业内外竞争的加剧,平台企业需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而适时创新市场定位,实施平台战略是企业一种有前瞻性的战略安排,需要企业在顶层设计时就要考虑,需要企业之间的业务资源互相支撑,为新业务的开拓提供助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不断的提供持续支持。 

 5.2优化业务流程,市场化配置企业传统资源。

平台战略的基础,需要一切重新开始,从平台整体上考虑参与企业的供应链流程的设计,平台战略核心就是将资源配置从一个企业扩展到多个企业,因此,基于平台战略的工作流程设计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的部门设计重组,而且要把整个流程的优化考虑到所有参与企业中。 供应链中的主导环节、枢纽环节、驱动环节、整合环节往往成为产业的主导力量,占据这个环节的公司更容易成为产业平台。同一环节不同平台之间的竞争,则主要源于不同业务模式之间的差异。不同的业务模式带来的平台的不断位移,其内在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技术、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带来价值链结构的变化,从而使得不同模式在效率和效力上出现此消彼长。 

   5.3加大产业协同,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在平台战略的供应链重构不同于单个企业内部的流程重构,参与企业除了要对其内部流程进行改造外,还必须与上下游作伙伴共同进行改造。全球竞争中平台战略发展要求平台将自身业务与参与企业业务集成在一起,站在整个平台角度考虑增值,所以需要将企业之间的附属关系转变为建立联盟或平等交互关系。平台战略的关键就在于各参与企业之间的直接连接与合作,以及企业之间的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方面良好的协调。平台可以根据参与企业的数量、交易量、交易时间等因素来确定选择合作伙伴的方法。通过供应链和信息系统的连接,链上各成员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平台战略,综合运用系统论、协同论、精细生产等理论方法,建立基于平台的产业生态联盟。

    5.4优化用户体验、提供监管为用户创造价值。

  平台经济是典型的长尾经济,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认为由于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互联网有足够多的用户和受众,使用者越多需求就越大,越能增加非热门产品的关注度与使用度,而需求又会进一步促进生产,从而呈现出一条“长长的尾巴”。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特点就是用户为王,产品、服务或内容只是聚集人气的手段。互联网经济是体验经济的代表,注重用户体验,如何吸引用户或受众,聚集人气,是互联网经济的关键所在,是通过提供各具特色的平台与服务,把志趣相投的受众或用户聚集成“虚拟社区”,形成庞大的用户群基础,这对平台经济同样适用。互联网直接催生了更加个性化、聚合化的用户需求,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的变化为媒体构建服务用户的平台、重塑产业链并创新盈利模式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契机和途径。

   5.5明确盈利模式,保证平台战略可持续发展。

   盈利模式是平台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主要包括价值来源、生产方法和输出方式三个方面。平台企业要想盈利必须从发现价值到输出价值所经历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价值链,由于平台战略以前所未有的程度介入到价值链及其各个环节构,平台企业可以从现有的价值链中寻找和捕捉机会,从参与企业现有的价值链中寻找可以优化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的创造、生产或输出价值,通过改造现有的价值链,使其完整、完善,通过压缩价值链的环节,利用网络降低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来实现。然后利用网络创造全新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价值链,并利用价值链将价值提供给顾客。因此,平台战略的重心在于将核心资源转化为营收的盈利模式。
     5.6扩大边际效益,技术创新实现平台迭代升级。

   平台模式的经济范式正在演变,这种新经济范式可能进一步降低边际成本,让平台的商品和服务近乎免费,更加多样化。平台企业和参与企业将实现与物联网相连接,并使用大数据和分析方法来开发预测算法,这种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力,减少能源和其他资源的使用,实现平台的迭代升级。在实际运营中,它可以将许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边际成本降低到接近于零,使零售价格接近免费,从而不再受到市场力量的约束。平台企业具有分布式、点对点的性质,这使由众多企业集合成对等网络,形成协同共享系统,构建横向规模经济,从而淘汰垂直整合价值链中多余的中间人,最终使过去让边际成本居高不下的利润暴跌。

   平台需要不断的迭代开发才能保持核心的竞争力,在迭代开发中,平台面临的是变化的开发环境:路径非常不确定,往往要经历模糊不清的技术环节、变幻莫测的市场环节,所以要加快迭代速度,且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保持自信,克服各种焦虑和冲突。这些都使迭代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结束语  

平台战略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创新发展路径,即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以建立平台做为企业的基础构件,围绕平台的形成投入资源,并以平台做为企业的发展轴心,围绕平台的结构拓展业务。基于平台战略而形成的业务结构,可以让企业有效摆脱在多元化和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和游移,形成一种兼具稳固性和扩张性的业务战略。

          
       
电话:021-54281551
          
       
微信:17349738905
          
       
邮箱:info@scom.org
          
       

QQ:317549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