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活动邀请
当前位置:
我国供应链平台建设的思考
来源: | 作者:段沛佑 | 发布时间: 2247天前 | 6329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十九大首次提出在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经济新动能。因此,构建一批整合能力强、协同效率高的供应链平台迫在眉睫,但是如何规范和促进供应链平台建设,科学界定供应链平台建设方向有效支撑供应链平台的界定、遴选、评价、示范等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供应链平台建设战略方向要求、平台细分类型分析、平台基础共性要求、平台建设基本内容、平台评价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思考探索,对供应链类平台建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建议。

我国供应链平台建设的思考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十九大首次提出在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经济新动能。因此,构建一批整合能力强、协同效率高的供应链平台迫在眉睫,但是如何规范和促进供应链平台建设,科学界定供应链平台建设方向有效支撑供应链平台的界定、遴选评价、示范等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供应链平台建设战略方向要求、平台细分类型分析、平台基础共性要求、平台建设基本内容、平台评价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思考探索,对供应链类平台建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供应链平台建设战略方向要求

供应链平台的建设方向是供应链体系战略能够科学实施的重要基础,也是供应链体系试点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供应链平台的战略方向总体上应该符合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符合行业供应链的资源整合需求、符合客户市场需求及产品导向,只有这样,供应链平台才有真正的市场服务能力和整资源合能力,以青岛市为例,在政府推动供应链类平台建设工程中,细分的确定了四大类十二个细分方向,从系统结构上保证了供应链平台战略方向的合理性。

 

图一:供应链平台战略方向示意图


二、供应链平台基础共性相关要求


供应链平台基础共性要求包括平台资源整合能力系统应用服务等供应链系统集成应用能力,以及平台基础技术、投入产出效益能力等方面。

(一)平台资源整合能力

1.系统集成供应链平台应该具有兼容各类通信协议的能力,可实现多系统间交互和供应链上下游各类主体间的数据采集、数据共享的功能,适配国内外主流ERP财务系统、物流系统等,可实现参数配置、功能设定、维护管理等管理操作。平台在行业协同具有数据、设备等规模接入能力,具有一定数量流程数据采集点。

2.软件应用。可基于云计算服务架构,提供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管理和服务等供应链流程业务软件,提供标准化软件集成适配接口具备各类软件应用的搜索、认证、交易、运行、维护等管理能力。平台在行业具有支付、征信、数据、海关、设备、税务等资源接入能力,能够积累交易数据或设备或具备数量数据采集能力。平台具有行业相关知识经验的沉淀、转化与复用能力,提供行业软件集成接口、机理模型、微服务组件以及相关APP

3.用户管理。具备多户权限管理、用户需求响应、交易支付等多类用户管理功能能够集聚各类用户和开发者,并提供应用开发、测试、部署和发布的各类服务和管理功能。平台在行业具有规模化应用能力,覆盖一定数量用户,其中,第三方公共客户不低于一定比例

4.数据管理。海量数据资源的存储与管理功能,可以部署多类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能够提供供应链数据的存储、编目、索引、去重、合并及质量评估等功能能够实现信息发布、数据查询、金融服务、研发设计、交易信息、海关数据、项目管理,供应链企业、协作企业、市场用户、外部开发者、政府职能部门等各主体数据的打通,实现全流程的数据集成、开发、利用。

(二)平台应用服务能力

1.存储计算服务。

供应链平台具备云计算运行环境,部署主流数据库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可灵活调度的计算、存储和网络服务,满足海量数据的高并发处理需求,且积累存储一定规模的商业数据。

2.应用开发服务。

平台后端WEB将以J2EE架构为核心,采用Jboss中间件,Mysql数据库作为基础,并将支持提供多种Saas模块的API接口,提供多种开发语言支持,提供通用建模分析算法,能够支撑数据模型及软件应用的快速开发,满足多行业多场景开发需求。

3.系统安全服务。

供应链平台应该署安全防护功能模块或组件,建立安全防护机制,从而确保平台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和运行安全。

4.平台间调用服务。

可以支持业务数据在不同IaaS平台间的自由迁移。支持业务软件、机理模型、微服务、APP在不同PaaS平台间的部署、调用和订阅

2. 新技术应用服务。

具备新技术应用探索能力,未来具有开展人工智能、区块链、VR/AR/MR等新技术应用的拓展能力,对未来智能终端等物联网应用具有拓展能力。

(三)平台基础技术能力

1.平台架构设计。

具有完整的云计算架构,能够基于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提供服务,架构将能够支持Saas模式根据行业发展不断优化。

2. 平台关键技术。

具有包括云计算、边缘计算、异构数据融合、数据仓库AI应用、物联网感知等关键和前瞻性技术的融合应用能力。

(四)平台投入产出能力

1.平台研发投入。具备对平台的可持续投入能力,财务状况、研发投入合理。

2.平台产出效益。能够依托各类服务及解决方案,为供应链企业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3.平台应用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基于平台应用带动供应链相关企业提质增效。

4.平台质量审计。具有明确的运行安全和质量审计机制和能力,以降低由平台运营的潜在风险引起的损失。

)平台持续运营能力

1.平台具备独立运营能力。具有独立法人实体或完整组织架构的集团独立部门,人员规模不少于一定规模

2.平台具备开放运营能力。建立产学研用长期合作机制,建有开发者社区,且第三方开发者占平台开发者总数比例不低于一定比例。

)平台安全可靠能力

1.控制系统安全可靠。在平台中建立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机制,主动防护漏洞危害与病毒风险。

2.关键件安全可靠。在平台边缘计算或人工智能应用中,具备关键件安全可靠能力。

3.软件应用安全可靠。平台创新开发一定数量供应链机理模型、微服务组件或相关APP

三、供应链平台发展的主要趋势

随着供应链平台建设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供应链平台除了具备基础共性能力供应链管理平台还应该区域经济合作、资源协同等方向进行探讨,同时,供应链平台应该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一定作用,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协调

供应链平台作为产业集聚、行业平台应该具有面向公共服务转型升级需求的服务能力,能够促进区域企业信息共享与资源集聚,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协同发展。

 

          
       
电话:021-54281551
          
       
微信:China-SCOM
          
       
邮箱:info@scom.org
          
       

QQ:317549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