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司面包”看供应链管理
“女神节”一家人一起去“绿茶”餐厅吃了晚饭,回家之后老婆很开心,大大的夸奖了”面包诱惑“这道菜,最后还加了一句“比‘麻辣诱惑’的好吃多了。” (图片来源为大众点评网,网友分享图片,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为“美食杰”中“蝶儿美食”分享的菜谱,仅供参考。) 大家看看,两家店的同一道菜,靠相面几乎没有区别,只不过“绿茶”叫“面包诱惑”,“麻辣诱惑”叫“香草面包”。网上查了半天菜谱,发现做法大同小异。最后,我问老婆,“‘绿茶’的为什么好吃?”老婆告诉我,“‘绿茶’用的土司面包很软,‘麻辣诱惑’的太硬了”,而且老婆给我解释了其中的原因。(PS:女人凭直觉就可以成为天生的‘供应链大师’,我好羡慕李宗盛写的“伤心地铁”中的那句歌词‘凭一种男人的直觉’。) 到底原因是什么?原来“麻辣诱惑”的土司面包‘软硬度’决定于他们的一道核心菜品“金牌水煮鱼”。曾几何时,在餐馆吃水煮鱼时,都会服务员提供面包片用来‘吸油’。“麻辣诱惑”用来‘吸油’的面包片和“香草面包”的面包是不是同一种土司面包? 如果我们是“麻辣诱惑”的管理者,你将要面对怎样的选择题呢? (图片来源为大众点评网,知识点来源参考‘知乎’‘不藏私面包匠人’发表的文章《组织细腻味道好却不含油的吐司是真实存在的吗?》,仅供参考。) 面包这个品类到底选1个SKU,还是两个SKU?上面的场景给了我们什么启发?供应链管理是否也面向类似的挑战? 这是一个关于‘复杂度’的问题。如果SKU品种增多,导致SKU体量变小,往往会导致供应链效率降低和供应链成本升高,意味着牺牲了‘规模优势’。你可能会想问“就差了这一个面包片?”。还记得我们曾经分享的“宝宝套餐”供应链管理故事吗?(郭奇:从“宝宝套餐”看供应链管理)“宝宝套餐”没有满足客户的交付期望,也来源于‘复杂度’。比如,“西贝莜面村”的“宝宝套餐”和菜谱所有的原料SKU都是共用的,复杂度低。而“江边城外”则相反,不仅原料SKU不共用,而且菜品制作手法(烤和蒸)也不同,复杂度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西贝莜面村官方网站、大众点评网,仅供参考。) 如果我做为“麻辣诱惑”的管理者,我会支持他们现在的SKU选择,只选一种SKU。‘金牌水煮鱼’单价109/份,而‘香草面包’39/份。平衡之后,选择质地坚韧、含油量低的土司面包,牺牲了‘香草面包’的一部分口感。 “复杂度”带来的管理挑战是‘防微杜渐’和‘协同’(From Silo to Collaboration)。从另一方面而言,‘复杂度高’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如果客户愿意为你提供的‘复杂度’买单,就说明这种‘复杂度’是一种竞争力的表现,有可能是一种‘差异化’战略的体现,这时就应该支持。
QQ:317549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