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数字化的核心奥秘 - DDMRP中的流动公式
来源:
|
作者:chinascom
|
发布时间: 2022-06-10
|
6598 次浏览
|
分享到:
熟悉DDMRP的都会很关注解耦的概念,对里面的红黄绿杯子型缓冲颇感兴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公式,我认为那应当是DDMRP的核心,就是在《Demand Driven Performance》中首次提出后来在《Adaptive Sales and Operations Planning》中有所演化的流动公式。
在《Adaptive Sales and Operations Planning》中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公式:
第一个就是指运营(日常)层面的可视化决定了运营层面的变异,运营层面的变异决定了运营层面的流动,运营层面的流动就决定了运营层面赚钱的速度,从而决定投资回报。
第二个就是指战术(流程)层面的可视化决定了战术层面的变异,战术层面的变异决定了战术层面的流动,战术层面的流动就决定了战术层面赚钱的速度,从而决定投资回报。
第二个就是指战略(业务)层面的可视化决定了战略层面的变异,战略层面的变异决定了战略层面的流动,战略层面的流动就决定了战略层面赚钱的速度,从而决定投资回报。
为什么我要特别强调这个公式呢?
因为它指出了运营的核心在于可视化和减少变异。
从而促进更聚焦的流动的一系列关系。
我们纵观DDMRP的众多做法和工具,无一不是围绕这个来进行的。
我们对库存点定位,设置合理库存目标以及可视化,动态库存管理的颜色可视化,补货管理的颜色可视化,产供销协同,等等,都是在让许多运营,战术和战略层面的信息可视化,和业务,流程和日常工作中的实践相关联起来。
而可视化不就应当是数字化的本质所在吗?在我的认识中,数字化就是挖掘系统中的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各种方式模拟分析,从而为未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决策和管理执行。
我们在DDMRP的众多书籍中,可以看到一系列的衡量指标,在途库存水平,在库库存最佳库存水平,在库库存报警,协同报警,库存周转,订购流动指数等。
这一系列指标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状态,对系统做出相应地引导和调整。而在我们的项目改善实践中,我们感觉到可视化的衡量指标对于改善的巨大作用。
有时说上一百遍,不如改变一个小小的指标或者给出一个衡量的计算方法带来的效果大。因为这是给管理者一个实实在在的指引。
大家可能会更清楚库存和计划的各种参数调整,补货周期,周期系数,需求调整系数,波动系数。这些细化的参数不仅是让工作变得更简单和标准化,而且是让现实的变化更清晰地展露出来,更快更正确地采取措施,从而减少波动,促进更聚焦的流动。
聚焦这个词语本来是TOC里常用的,在DDMRP中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陌生,但看DDMRP书籍中,其中强调最多的一个关键词就是relevance。
之前我把这个词理解为相关有效性,但看得多了,实践了,发现对于运营层面就是当下需要做的事,你就需要更小的聚焦范围,而战术层面则考虑月度和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战略层面则是长远规划和核心竞争力方面的话题。
我们这时就会明白relevance就是TOC里的聚焦,这其实就是同宗同源的东西,当然和精益以及六西格玛也是同宗同源,就是找到正确的该做的事。
我相信DDMRP还会不断进化,进化的方向就是增强可视化,增强聚焦,这应当是一家企业在面对消亡的必然趋势和熵增的一种反脆弱措施。
袁见运先生是仓各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首席顾问,主要熟悉TOC理论方法工具和DDMRP,对TOC和精益六西格玛结合等方面也有研究和实践。在供应链管理,生产运营,项目管理和战略规划落地方面进行了许多项目实践,获得了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和洞见。
袁老师曾在高德拉特咨询任职TOC顾问,同时在高德拉特学院担当中国区教学工作。